王新峰:我青春的“三原色” | 庭前 · 十佳青年评选
十佳青年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如期而至。庭前独角兽每日将陆续推送23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之后将进行十佳青年网络投票和现场评选活动,敬请期待。
奋斗为本 追求卓越
王新峰(海事法院)
成长故事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候选人
我是一名80后,从小生活在江苏南通一个淳朴的乡村。有人说,青春丰富多彩,就像七色万花筒。而我记忆深处沉淀的却是“三原色”——红、绿、蓝:红的是信仰、绿的是军旅、蓝的是警营。儿时听着革命传统故事,少年时憧憬着绿色军营,十八岁果真穿上绚烂的迷彩,而今蓝色续写着忠诚。
军校记忆:一腔热血从军去
——2002年,十八岁的我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那年秋天,我告别江海平原,来到首都北京,品尝独自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惆怅;那年秋天,中秋夜晚我们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含泪唱起“军中绿花”,领略了部队纪律的“无情”与训练的艰辛;那年秋天,同龄的中央戏剧学院新生,齐声向我们高喊“解放军叔叔好,解放军叔叔辛苦啦!”,我们回应以气势如虹的“为人民服务”时,我收获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和心里满满的自豪。
依然记得肩扛3支枪的班长,抢过受伤战友的背包;依然记得拉练最后五公里奔袭,精疲力竭的我们接力扛旗;依然记得居庸关长城脚下,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毛主席题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遒劲的大字,见证了我第一次带上红色的肩章。
军校四年,我先后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区队长、模拟指导员、模拟连长,给同学留下“标准高、要求严、作风硬”的印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员,获嘉奖2次。
“红肩章”传承红色基因。忠诚、使命、素质、荣誉,渐渐融入了我青春的热血。
一线部队:十年砺剑卫家国
——2006年6月,二十二岁的我军校毕业,揣着一张写着部队地址的小纸条,从北京南下两千余公里,辗转找到隐匿于福建深山中的某导弹旅。
2010年3月,我在南昌陆军学院参加营级指挥军官集训,部队通知我到特务连连长岗位任职。想起当主官负责连队全面建设,心中既踌躇满志又有些许忐忑。归队后,我与指导员密切配合,团结带领全连官兵,狠抓军事训练、教育管理和后勤装备建设,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在连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全连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连队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军事训练先进连队”,所属警卫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年底,部队跨区机动移防至广东,加入第二炮兵战斗序列。根据任务需要,挥别对老连队的不舍,我到后勤部勤务连当连长,投入到新营区建设中去,至今还记得带领战士们一起搬砖块、铺电缆、挖树坑的情景。这一年,我二十六岁。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部队9年,我履任6个岗位,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我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立足本职干事创业,先后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和优秀指挥员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永远不会忘记“忠诚奉献、求实创新、砺剑报国”的旅魂,永远不会忘记军事斗争准备和重大军事演习的艰苦历练,永远不会忘记野外驻训50度高温的帐篷和青海戈壁倔强生长的骆驼刺……
部队培养了我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品格,锻造了我军人的血性和顽强的意志。
海事警营:崇文尚武立新功
——2015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双选会”上,骨子里的那股血性和对公平正义的向往,让我选择了法院,经过面试考核,我成为上海海事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
老兵新警当内勤
初入法院,我担任警队内勤兼车辆调度,同时担负值庭、配合执行、应急处突等机动警务保障。工作繁杂琐碎,却要求耐心细致。有一天,原营部老兵给我打电话:“副营长,你转业回去做什么?”我笑着回答:“差不多是文书、通信员、内勤参谋和小车队长的活,有时负责安全警卫和礼兵哨。”他开心的笑了:“一专多能啊!”迅速归零,老兵新警,从头再来。当看到警车风风火火出去,安安全全回来,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警队有序运转,当圆满完成重要会务车辆保障的时候,我想,“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是有意义的。结合工作体会,我汇总梳理35项工作内容和18项业务须知,编制了一份《内勤工作手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能。2018年,获得我院“争做新时代奋发向上的海法青年”演讲会第一名。我感到,内勤就是要像钉子一样钉在“战位”上,把简单的事情做极致,把平凡的工作做精彩,无私奉献、甘当绿叶。
不惧挑战当尖兵
2016年,我有幸被高院选送参加最高法院组织的首届全国“司法警察技能大比武”,两个半月的封闭式集训和竞赛,涉及手枪射击、实战防卫技能等9个项目。我们领略了盛夏的热情奔放和深秋晨训细雨带风的清冷,刻骨铭心的是1000米全装跑全力冲刺的坚持,是擒拿格斗一次次摔倒再爬起来的顽强,是为了荣誉而战的一往无前。400米跑道上一遍遍全力冲刺,我的1000米成绩也由训前的3分30秒,提升到3分05秒,再一次体会到体能极限的感觉。竞赛中我取得了较好成绩,荣立三等功。“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2017年,我牵头组织“三中、海事、上铁”联队训练,获市高院司法警察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二名、擒敌拳科目第一名。2018年,获市高院司法警察教练员教学技能竞赛技能类第一名。2019年,获市高院司法警察三千米越野竞赛男子35岁以下组季军。我成为警队的训练骨干和教练员,入选市高院法警总队教练员人才库,并被推荐为上海公安学院教官。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只有“练为战”,才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打造新时代铁军”的征程中,我时刻准备着,为海事审判执行保驾护航。
守护天平:执法一线写忠诚
——2017年一天,我第一次执行扣船任务,贴下法警生涯的第一张“扣船令”。
当得知目标轮停靠上海罗泾港,并将于次日离港时,我和执行局同事立即驱车赶往目的地。出发前,考虑到“执行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对抗”,我按要求带上警用装备。进入港区来到港口,看到几十米高的大型吊机作业,头脑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安全”两个字。接下来的登船更是让我心有余悸,因为我们要走“跳板”、爬舷梯,登上在风浪中摇摆不定的货轮,申请执行代理人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倒在甲板上,我赶紧上前扶起,所幸没什么大碍。我想,“作为一名法警,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确保当事人的人身安全”。扣船时,船长和船员因担心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存在明显抵触情绪。我一边保持警惕戒备,时刻准备应对情绪过激可能导致的突发状况,一边配合法官做好说服工作。最终,该轮于当日成功扣押。作为一名海事司法警察,会遇到“跟台风赛跑,千里追击执行扣船” “目标船舶关闭AIS系统和执行人员捉迷藏”的故事,还有诸如“当事人在满载几千吨汽油的油轮上设灵堂烧纸钱”的惊心动魄,但这些都无法阻挡我们坚定向前的脚步。
——2019年3月,我被派到我院南通洋口港派出法庭轮岗。
“立、审、执一体”是派出法庭的特点,走南闯北破解执行难是“必修课”,“执行扣船爬绳梯,巡回审判下渔村”是派出法庭的真实写照。这一年,在做好法庭安保、消防、车辆维护工作的同时,我和法官们穿梭在江海平原,行程2万余公里,执行保全、案件调查、调研走访、巡回审判到渔港,普法宣传到船头。犹记渔民船工黝黑的肤色,如钟的嗓音,还有海风的凛冽和腥咸的味道,为民的初衷在一线司法实践中变为现实,当事人感激中颤抖的双手和对生活再次燃起希望的眼神激励着我继续奋力前行。我深知,扎根基层方知民之所需,忠诚守护公平正义之路任重道远。
机场抗疫:血性男儿勇担当
——2020年3月,在防控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我主动请缨参加高院直属机关干部防疫一线服务队,到浦东机场T2航站楼执行为期10天的顶岗任务。
作为我院领队,我参加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并担任组长带队执勤,完成重点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健康云”宣导和协助申报。当时,浦东机场平均每天航班约18班次2300余人,根据工作需要,我们的工作岗位前置到海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区域,直接与未经检测旅客接触,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
期间,我充分发挥组织指挥和防化专业优势,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带领组员顺利完成任务。同时,我还充当“教练员”,对兄弟单位新上岗志愿者“安全防护和解除防护”进行现场带教,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这支队伍作风过硬、能打硬仗,在全市市级机关系统为法院争得荣誉,在入境口岸为上海争得荣誉。作为一名人民司法警察,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理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义不容辞。
5年来,我心中那个司法警察的形象愈加清晰:绝对忠诚、执法为民、崇文尚武、甘当绿叶、敢打硬仗。昨天,我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十年砺剑保家卫国;今天,我要做一名出色的司法警察, 时刻准备捍卫公平正义。有人问:你的青春什么颜色?我会微笑着回答:信仰的红、橄榄的绿,还有深邃的蓝。
更多候选人故事
欢迎关注庭前独角兽
编辑|曹丹
十佳青年评选
成长故事